荷兰阿姆斯特丹电——在绿茵场上,他以风驰电掣的速度和精准的传中闻名,是足坛公认的“飞翼”;而在人生赛场上,去年12月的一场突发危机却让他直面生死,前荷兰国脚、曾效力于阿贾克斯、阿森纳和巴塞罗那等豪门俱乐部的马克·奥维马斯,首次在个人纪录片《逆风飞翔》的发布会上袒露了病情的严重程度:去年年底心脏骤停后,医学检查显示他心脏功能的45%已因缺血而坏死,这一披露不仅震撼了体育界,也引发了公众对运动员心脏健康问题的广泛关注。
2024年12月15日,奥维马斯在荷兰一家健身中心进行常规训练时突然晕厥,现场目击者称,他当时正进行高强度间歇跑,随后毫无征兆地倒地不起,幸运的是,健身中心配备了自动体外除颤器,且在场医护人员迅速实施心肺复苏,将他从死亡边缘拉回,奥维马斯被紧急送往阿姆斯特丹大学医疗中心,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引发的心脏骤停。
在长达三小时的手术中,医生为他植入两个支架以疏通堵塞的冠状动脉,术后,奥维马斯陷入长达两周的昏迷,苏醒后,他面临的是一份残酷的诊断报告:心脏磁共振成像显示,其左心室大面积心肌因缺血坏死,功能受损比例高达45%,主治医生范德萨恩教授在发布会上解释:“这意味着他的心脏泵血能力显著下降,未来需终身接受药物治疗,并彻底告别高强度运动。”
现年51岁的奥维马斯,球员时代以爆发力和耐力著称,1990年代至2000年代初,他代表荷兰国家队出战86场,并曾在阿森纳赢得英超冠军,辉煌生涯背后隐藏着健康隐患,他在纪录片中坦言,球员时期就已出现心律不齐症状,但当时归因于“过度疲劳”,退役后,他转型为体育总监,仍保持每日5公里跑步的习惯,却未规律进行心脏深度检查。
专家指出,职业运动员长期承受极限训练负荷,可能诱发心肌纤维化或冠状动脉钙化等潜在问题,荷兰心脏基金会数据显示,退役运动员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比普通人高30%,奥维马斯的案例并非孤例海星体育:2023年,丹麦球员埃里克森在欧洲杯赛场心脏骤停;2024年,美国篮球明星布朗尼·詹姆斯训练中遭遇类似险情,这些事件共同敲响警钟——体育界需重新评估健康监测体系。
“心脏的45%已死亡”这一表述,在医学上指心肌坏死导致的收缩功能丧失,范德萨恩教授解释,正常人的左心室射血分数应高于55%,而奥维马斯目前仅为30%,属重度心功能不全,尽管坏死组织不可逆转,但通过药物和康复训练,剩余心肌可代偿部分功能,奥维马斯目前每日服用抗凝药和β受体阻滞剂,并接受定制化的低强度康复计划,包括水中行走和呼吸训练。
他的康复之路充满挑战,最初连步行百米都会气喘,如今已能慢跑20分钟,但医生强调,他必须避免情绪激动和剧烈活动,“哪怕看到阿贾克斯进球,也只能轻轻鼓掌”,这种生活巨变让奥维马斯一度陷入抑郁,他在纪录片中哽咽道:“我过去用双脚征服世界,现在却要学习如何平静呼吸。”
奥维马斯的公开表态引发连锁反应,国际足联医疗委员会宣布,将修订运动员健康筛查指南,强制要求35岁以上退役球员每两年接受一次心脏核磁共振检查,阿贾克斯俱乐部则计划为青训学员增设遗传性心脏病基因检测,荷兰足协联合欧洲体育安全联盟,推动在公共体育场馆普及除颤器配置——目前荷兰仅40%的健身房符合此标准,远低于德国的85%。
这些举措得到广泛支持,曾执教奥维马斯的传奇教练温格表示:“足球不应只关注比分,更应守护生命。”球星博格坎普等多位同行也发起“心脏筛查公益行动”,为业余运动员提供免费检查,奥维马斯本人则成为荷兰心脏基金会代言人,他坦言海星体育:“如果我的经历能挽救一条生命,那么这场疾病就有了意义。”
奥维马斯的案例折射出体育产业深层问题:对成绩的追逐常掩盖健康风险,随着运动科学进步,个性化健康管理正成为趋势,巴萨罗那俱乐部已引入AI系统,通过可穿戴设备实时监测球员心率变异度;耐克等品牌则研发智能面料,可预警心律异常。
对奥维马斯而言海星体育下载,人生新赛道已开启,他正撰写关于运动员心理适应的书籍,并策划一档健康类播客,尽管不能再踢球,他仍坚持观看每场阿贾克斯比赛,只是“心跳加速时会自觉深呼吸”,他的故事超越了体育本身,成为一曲生命韧性的赞歌——正如他在纪录片结尾所言:“心脏失去了45%,但剩下的55%仍能为所爱之事跳动。”
这场生死考验,既是个体与命运的博弈,也是体育文明进步的催化剂,当冠军奖杯褪色,对健康的敬畏或许才是竞技精神最深刻的注脚。